【35#圓鋼】行情回顧
月初鋼價的短時間暴漲也導致風險快速聚集,終端用戶及中間商普遍產生恐高心理,缺乏需求支撐的鋼價高位難支,自12月6日市場便轉入持續下跌走勢,隨后盡管表現仍有反復,但市場悲觀情緒逐步蔓延,現貨價格由北到南、由小廠到大廠轉入全面加速下跌,至月底仍沒有止跌跡象。12月28日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RB1805收盤價格為3758元/噸,較上月末下跌232元/噸,月環比跌幅為5.81%。相對于現貨價格的暴漲暴跌,本月期貨價格波動區間相對較小,在月初現貨暴漲時期貨沒有跟隨大漲,期現基差一度達到1200元/噸的歷史極值,在中下旬現貨暴跌時期貨也沒有跟隨大跌,期現價差迅速收窄,期貨發現價格的功能充分體現。
12月份現貨鋼價整體大幅下跌,筆者認為主要是受到以下幾點因素影響:
一是11月下旬至12月初,短短兩周時間內鋼價漲幅近1000元,市場資源緊缺遭到過度炒作,也為后期鋼價大跌埋下隱患;
二是12月國內多地鋼鐵產能置換項目密集發布,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電爐鋼產能投放較為集中,給市場形成了新增產能加快釋放的預期,加上鋼廠生產螺紋利潤明顯好于卷板,部分鋼廠將鐵水優先用于生產螺紋,導致螺紋供應逐步加大;
三是前期鋼價的暴漲已經超出部分終端用戶的承受能力,部分工地提前停工,疊加季節性需求減弱以及工程資金緊張的因素,12月終端需求萎縮明顯,導致鋼廠庫存及社會庫存都出現積壓。
綜上,國內現貨鋼價在12月份大幅下跌,那么接下來的2018年1月,鋼價走勢如何?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,對鋼鐵行業將會形成什么影響?供應壓縮空間有限,需求逐步趨弱,產業鏈庫存會否大幅累積?鐵礦石、焦炭等原料價格表現如何?帶著諸多問題,一起來看2018年1月國內建筑鋼材行情分析報告。下面全面總結一下2018年1月份分析報告內容,1月份國內鋼價基礎運行條件如下:
一、需求層面
1-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.2%,增速比前10個月回落0.1個百分點。從三大投資來看,前11月房地產投資增速7.5%,較上期回落0.3個百分點;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0.1%,較上期加快0.5個百分點;制造業投資增速為4.1%,與上期持平。11月份鋼鐵下游行業數據好于市場預期,國內經濟依然表現出相當強的韌性,對后期鋼材市場走勢也將形成提振。隨著年終臨近,季節性需求下降以及資金緊張因素顯現,預計下月整體需求低迷的局面難以改變。
二、供給層面
11月份我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20.5萬噸,較10月份大幅下降5.54%,為今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。11月中旬北方“2+26”個城市采暖季限產正式執行,同時12月份江蘇徐州、河南安陽、河北武安等地區鋼廠限產力度進一步加碼,預計12月份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將會進一步下降到215萬噸左右的水平。而從庫存情況來看,12月中下旬鋼廠庫存及市場庫存連續攀升,給市場走勢形成一定壓力。不過整體看當前社會庫存及鋼廠庫存均處于歷史低位,低庫存對鋼價走勢仍有支撐。
三、成本因素
12月份焦炭、廢鋼價格出現暴漲,鐵礦石價格也震蕩趨高,鋼廠盈利大幅收窄。在經過本月的暴漲之后,預計下月焦炭和廢鋼價格或將高位整理,鐵礦石價格在鋼廠補庫的拉動下,預計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。從而鋼廠價格來看,當前商家對后市預期不高,在1月份在終端需求進一步萎縮的情況下,仍有待鋼廠價格進一步下調去激發商家的冬儲熱情。預計下月成本對鋼價支撐依然較弱。
四、宏觀層面
一、11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,整體好于預期
11月份經濟數據表現不一,整體不溫不火,其中進出口、信貸、消費數據表現超預期,但工業增加值、固定資產投資、財政收支等數據表現較弱。整體看11月宏觀經濟數據好于市場預期,國內經濟依然表現出相當強的韌性,對鋼材市場走勢也將形成提振。
二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鋼鐵市場將形成深遠影響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。從會議通稿看,延續了12月8日政治局會議的精神;仡櫫耸舜笠詠淼慕洕ぷ鞒删,并部署2018年的經濟工作。其中對鋼鐵行業影響來看,筆者認為值得重點關注的幾點:一是會議通稿刪除了此前連續兩年“適度擴大總需求”的表述,指出我國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。意味著政府已經不再簡單追求經濟增長,重心從穩增長更多轉向對質量的追求以及結構的調整;二是會議明確未來三年要打贏三大攻堅戰:分別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、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。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明顯減少,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,后期環保限產可能會成為常態;三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,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,邊際上有所緊縮。四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:一是發展租賃市場;二是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;三是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,實行差別化調控。
三、金融數據超出預期,美聯儲年內第三次加息
12月29日,央行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,年末財政支出進一步加大,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仍將繼續推高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,當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,為連續第六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1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.14萬億元,同比多增2965億元,顯示資金“脫虛向實”效果顯著。而我國央行貨幣政策仍不會明顯收緊。
綜上,在經過12月中下旬以來的連續大跌之后,目前國內市場南北價差、期現價差、卷螺價差都逐步修正到合理水平,市場風險明顯釋放。不過目前現貨鋼價及鋼廠利潤依然處于高位,商家對后市預期不高,1月份在終端需求進一步萎縮的情況下,仍有待鋼廠價格進一步下調去激發商家的冬儲熱情。預計1月份國內鋼價或將呈逐步止跌、先抑后揚走勢。